目前已在烏山頭大壩西方官田區八田路區域推行試驗田,106年度第一期試驗田面積56公頃,首批試做的一期作自今年1月供灌至今,試驗田每公頃用水量已從1萬3,000噸,減少至8,300噸,節水率達36%,透過加強灌溉管理搭配精進灌溉技術,創下史上用水量新低。
水利署表示,107、108年度第二期試驗田面積更擴大至88公頃,未來若全面推廣,預計烏山頭灌區一期稻作節水量可達9,500萬噸,相當於臺南市3個月的用水量。
未來將由水利署媒合設計節水農法,及規劃田間配水測試策略;嘉南水利會配合控制試驗水量,及農民溝通協調;臺積電則協助研發物聯網智慧水閘門的設計及後續技術精進,以跨界合作方式結合科技、灌溉技術與節水農法,達到農業精進灌溉及智慧節水的具體目標。
爲達成農業精進灌溉智慧節水目標,水利署結合物聯網科技運用於灌溉及農法,9日下午在經濟部次長曾文生,及農委會農田水利處副長陳衍源的見證下,由水利署長賴建信、臺積電副總經理林錦坤與嘉南農田水利會長楊明風,三方代表共同簽訂「智慧水管理-精進灌溉計劃」MOU,爲農業智慧節水邁出第一步。
賴建信強調,在氣候變遷衝擊下,水資源管理、農業用水及產業用水,都將面臨挑戰,未來三方將以公開方式,呈現合作後的具體成果,並在合作良好基礎上,水利署將與水利會及農民夥伴共同建立信賴關係,並與臺積電「驅動美好的改變」的企業社會責任(CSR)結合,讓官方、企業與農業互利合作,共創農業節水新未來。
臺積電與水利署自102年起即合作推廣水資源環境教育,晶圓六廠節能志工成立至今已服務25場,深入偏鄉協助各級學校進行節水等節能健檢評估,及改善,從基層教育紮根,並落實節水行動,
在簽訂MOU之後,臺積電與水利署將透過已研發的自動閘門專利與精進灌溉結合,展開農業節水面向的緊密合作。而嘉南水利會更是水利署長久以來的抗旱夥伴,每逢南部水情不佳時,水利署與嘉南水利會密切合作,透過1,300位掌水工調配水門約7000座、巡查水路,及維修責任區的給水路,進行用水調控,並節省農業用水。
水利署指出,精進灌溉計劃就是爲農業灌溉找出精密配水的方式,運用科技協助節水,可遙控開啓水門引水,還有感知器監控田間水位、土壤含水量、即時雨量等,未來掌水工只要帶智慧型手機,就能巡視給水路,減輕負擔,用最少的水量,達到最大的灌溉效能,配合節水農法,預估節水量可再提升約10%~20%。